fish.the -"宫" 整张快听
fish.the -"宫" 整张快听

fish.the -"宫" 整张快听

Electronic

  • 播放次数

    0

  • 喜欢

    0

fish.the -"宫" 整张快听

fish.the -"宫" 整张快听

fish.the
fish.the

发表时间 2016-01-30

介绍

fish.the 2016 专辑宫 上市
请洽 小白兔, M&M, 或 Kandala Records (K社),

启新于旧:fish.the首张专辑《宫》制作后记 作者 K 社张又升

在吉野家坐下,第一次仔细端详对方左手臂上的刺青。似乎是久了,又或许是他皮肤的问题,这个德国工业摇滚重要乐队“新建筑倒塌”(Einstuerzende Neubauten)的团徽,黑中带红,微微发紫。从高中起,就不时暼过这像人又像鱼骨的图腾,没想到哪一天正好在一位叫fish的音乐家身上发现。

我曾在地下社会参与过“床上暴动”的刺激表演,但真正看到fish并听他放音乐,已经是在近两三年的动漫音乐派对(如 Otaku Attack)上,而今我竟是其首张个人创作专辑《宫》(Gōng)的制作人。本文是“失声祭第100回”的相关讨论,希望从唱片制作和类型音乐两个方面,突显fish这份作品可能为噪音或声音艺术带来的反思。

当代可能没什么“新声音”吓得了人了?
所谓的新声音,指的是前所未闻的音色、调性、乃至乐曲结构。我相信,此时此刻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努力著,但不可否认,二十世纪后,很少听到“某某主义”或“叉叉运动”了。这并不是说一窝蜂地搞点什么就特别酷炫,而是说对于“提出新典范”这件事,人们有些欲振乏力。当新的聆听内容尚未出现,人们又渴望独特时,以新手法发出既有的声音就成了另类选项。

如此一来,聆听者要辨识出“新意”,反倒无法倚靠直接的感官体验,而必须穿越这个层次,认识背后的手法。这使我们难免要绕过听觉,踏入另外两个领域:视觉和概念、或表演和展览。于是,在表演中,借由观看(或触碰),我们发现,艺术家用了不同器材发出其实并不陌生的声音;在展览中,借由概念与论述,我们发现,艺术家借由同样不太陌生的声音创造了不同意义。

声音艺术的定义固然有争议,但就其范围来说,应无太大疑难:自从录/播音技术发明以来,声音不只发生在现场或当下,还能脱离原始脉络,在不同时空中重复播放,声音艺术因此横跨了“表演艺术”和“录/播音艺术”,一方面瞬时、无法再现,另一方面永恒、可不断重复,而正是后面这个特质,让声音有了自己的生命。透过表演和展览、视觉和概念表达声音,没有问题;有问题的是,录音与播音作为进一步独立表达声音的方式,在当代艺术体制中却被忽视了。

然而,“声音艺术”这个词要保有其字面意义,听觉在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就是必要的(注意:不是充份条件,因此并不排斥与其他感官元素结合),而不论播音的载体形式(卡带、黑胶、光碟、线上下载或串流)为何,在表演和展览之外,保留声音作品发表与集结的管道仍然重要。在此意义上,唱片制作(暂不论实体或虚拟)不仅并未过时,更可说是声音艺术的基底,因为它意味著声音的相对独立性。

噪音/电音
这也是何以K社(Kandara Records)不只为音乐家办演出,更持续发行唱片。制作《宫》最有意思的地方,就是穿梭在演出现场与录音室之间,体验“表演艺术”和“录/播音艺术”的不同逻辑。2014年底,在林育德(电子音乐家/剧场配乐)的发片演出中,我邀请不久前才在失声祭表演的 fish 上场,并问他有无作品现场贩售。他说没有后,随口丢了一句:那这场表演的录音来发一下好了!我们就这样走到现在,历经2015年三次左右的现场录音,配合几首躺在音乐家硬碟中十几年的曲子,最终形成这张专辑。

不管是在 The Wall 还是 Revolver,现场活动要求五感并用,听音乐时,不可避免地会望著台上忙碌的表演者和周围摇摆的观众,感受整体气氛,林育德与丁启祐(aka. DJ Ziet)则在一旁小心录音。与此相反,在录音室进行后制与母带制作时,所有心神只集中在声音上。fish 和工程师刘奕宏(漂流出口《逆游》的录音师)仔细讨论声音细节,从某小节某一拍的延音到整个录音段落的删改,就像把细胞取出,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样,只为了“声音体”能够符合艺术家的想像。

这张专辑前半段,虽然几首曲子有清楚、轻快的拍点,但相信盘踞大家脑袋最深的,会是第四到六首的噪音长曲,专辑后半段或说第九首开始,才有多数人熟悉的电子舞曲节奏。有趣的是,若以两三首为单位,整张作品也是“噪音-电音”的态势。想起fish曾跟我说,他的作品总有这两个面向,因此在这两个圈子都格格不入。对于几乎以发行即兴和噪音为主的K社来说,这也是有趣之处。

的确,fish 的作品不只不那么噪音,在噪音的部分,也不是K社几位朋友熟悉的样子(若读者愿意聆听,可查找 japanoise 或 harsh noise)。可能由于使用的器材,fish的噪音听得到某些纯粹的波形。用几何图形比喻,就像一条带些毛边的“线”,这条线有著自身的发展,毛边也会随著这个发展有所变化;我们平时听的噪音,则更像充满点与各种纹理的“面”,由于结构的变化不明显,令人享受的,是点与各种纹理在这个面上的跳跃与交错。

电子音乐的标签就要抓不住了
这些比喻无疑很抽象且个人。但我想说的是:声音艺术家做的噪音,并不比电子音乐家(或摇滚乐手等)做的更正统或纯粹。若对某种声音元素或风格感兴趣,不管是噪音或即兴,除了聆听以此为主体的作品,也可以往它们所在的各种音乐类型中寻找。舍弃了调性与节拍的作品,虽能自成一格,但这种舍弃的冲动与勇气,又或打破音乐类型框架的企图,也能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中觅得。与其以噪音取舍聆听对象,或许从“意念”与“手脚”的落差来看更有趣。

有些人想突破既有框架,但执行上并未达成目标、有些人在既有框架中发挥的淋漓尽致,无意间竟突破了框架。换句话说,我们必须接受音乐家的想法与行动无法百分百对应的事实。我认为,fish 的表演和作品带有这种错位和意外,为了让心目中的音乐更独特,他接受了许多偶然性,尽管释放出的噪音带有舞曲印记,非铁杆噪音迷或声音艺术爱好者的菜,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一种听不到的声音:音乐类型的框架正在倒塌。那种“啊,电子音乐的标签就要抓不住了”的溢出感,恐怕比早已溢出框架的赤裸噪音更可贵。

“新建筑倒塌”曾在1996年发表过一张名字颇堪玩味的专辑:Ending New(取自团名中的 Ende 和 Neu)。当噪音进入音乐史,在声音艺术的标签下自设框架、自成乐种,我们还能期待什么样的新声音呢?除了转向新媒体的表演和展览之外,重回唱片、重听类型音乐这些旧媒体、旧声音还是有帮助的。历史上,新东西多非有意创造、为新而新,真正的新,不是与旧区隔、被固定下来的东西,而是“将新未新”的暧昧时刻。同样的,若噪音是对音乐的否定,这个否定有一天也要用到自己身上。届时,噪音的定义就不能只是声波物理的不和谐或难预测,而是特定音乐类型“将瓦解未瓦解”的瞬间姿态。这就是 fish 电子噪音迷人的特质。

...查看更多 收起

歌词

fish.the 2016 专辑宫 上市
请洽 小白兔, M&M, 或 Kandala Records (K社),

启新于旧:fish.the首张专辑《宫》制作后记 作者 K 社张又升

在吉野家坐下,第一次仔细端详对方左手臂上的刺青。似乎是久了,又或许是他皮肤的问题,这个德国工业摇滚重要乐队“新建筑倒塌”(Einstuerzende Neubauten)的团徽,黑中带红,微微发紫。从高中起,就不时暼过这像人又像鱼骨的图腾,没想到哪一天正好在一位叫fish的音乐家身上发现。

我曾在地下社会参与过“床上暴动”的刺激表演,但真正看到fish并听他放音乐,已经是在近两三年的动漫音乐派对(如 Otaku Attack)上,而今我竟是其首张个人创作专辑《宫》(Gōng)的制作人。本文是“失声祭第100回”的相关讨论,希望从唱片制作和类型音乐两个方面,突显fish这份作品可能为噪音或声音艺术带来的反思。

当代可能没什么“新声音”吓得了人了?
所谓的新声音,指的是前所未闻的音色、调性、乃至乐曲结构。我相信,此时此刻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努力著,但不可否认,二十世纪后,很少听到“某某主义”或“叉叉运动”了。这并不是说一窝蜂地搞点什么就特别酷炫,而是说对于“提出新典范”这件事,人们有些欲振乏力。当新的聆听内容尚未出现,人们又渴望独特时,以新手法发出既有的声音就成了另类选项。

如此一来,聆听者要辨识出“新意”,反倒无法倚靠直接的感官体验,而必须穿越这个层次,认识背后的手法。这使我们难免要绕过听觉,踏入另外两个领域:视觉和概念、或表演和展览。于是,在表演中,借由观看(或触碰),我们发现,艺术家用了不同器材发出其实并不陌生的声音;在展览中,借由概念与论述,我们发现,艺术家借由同样不太陌生的声音创造了不同意义。

声音艺术的定义固然有争议,但就其范围来说,应无太大疑难:自从录/播音技术发明以来,声音不只发生在现场或当下,还能脱离原始脉络,在不同时空中重复播放,声音艺术因此横跨了“表演艺术”和“录/播音艺术”,一方面瞬时、无法再现,另一方面永恒、可不断重复,而正是后面这个特质,让声音有了自己的生命。透过表演和展览、视觉和概念表达声音,没有问题;有问题的是,录音与播音作为进一步独立表达声音的方式,在当代艺术体制中却被忽视了。

然而,“声音艺术”这个词要保有其字面意义,听觉在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就是必要的(注意:不是充份条件,因此并不排斥与其他感官元素结合),而不论播音的载体形式(卡带、黑胶、光碟、线上下载或串流)为何,在表演和展览之外,保留声音作品发表与集结的管道仍然重要。在此意义上,唱片制作(暂不论实体或虚拟)不仅并未过时,更可说是声音艺术的基底,因为它意味著声音的相对独立性。

噪音/电音
这也是何以K社(Kandara Records)不只为音乐家办演出,更持续发行唱片。制作《宫》最有意思的地方,就是穿梭在演出现场与录音室之间,体验“表演艺术”和“录/播音艺术”的不同逻辑。2014年底,在林育德(电子音乐家/剧场配乐)的发片演出中,我邀请不久前才在失声祭表演的 fish 上场,并问他有无作品现场贩售。他说没有后,随口丢了一句:那这场表演的录音来发一下好了!我们就这样走到现在,历经2015年三次左右的现场录音,配合几首躺在音乐家硬碟中十几年的曲子,最终形成这张专辑。

不管是在 The Wall 还是 Revolver,现场活动要求五感并用,听音乐时,不可避免地会望著台上忙碌的表演者和周围摇摆的观众,感受整体气氛,林育德与丁启祐(aka. DJ Ziet)则在一旁小心录音。与此相反,在录音室进行后制与母带制作时,所有心神只集中在声音上。fish 和工程师刘奕宏(漂流出口《逆游》的录音师)仔细讨论声音细节,从某小节某一拍的延音到整个录音段落的删改,就像把细胞取出,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样,只为了“声音体”能够符合艺术家的想像。

这张专辑前半段,虽然几首曲子有清楚、轻快的拍点,但相信盘踞大家脑袋最深的,会是第四到六首的噪音长曲,专辑后半段或说第九首开始,才有多数人熟悉的电子舞曲节奏。有趣的是,若以两三首为单位,整张作品也是“噪音-电音”的态势。想起fish曾跟我说,他的作品总有这两个面向,因此在这两个圈子都格格不入。对于几乎以发行即兴和噪音为主的K社来说,这也是有趣之处。

的确,fish 的作品不只不那么噪音,在噪音的部分,也不是K社几位朋友熟悉的样子(若读者愿意聆听,可查找 japanoise 或 harsh noise)。可能由于使用的器材,fish的噪音听得到某些纯粹的波形。用几何图形比喻,就像一条带些毛边的“线”,这条线有著自身的发展,毛边也会随著这个发展有所变化;我们平时听的噪音,则更像充满点与各种纹理的“面”,由于结构的变化不明显,令人享受的,是点与各种纹理在这个面上的跳跃与交错。

电子音乐的标签就要抓不住了
这些比喻无疑很抽象且个人。但我想说的是:声音艺术家做的噪音,并不比电子音乐家(或摇滚乐手等)做的更正统或纯粹。若对某种声音元素或风格感兴趣,不管是噪音或即兴,除了聆听以此为主体的作品,也可以往它们所在的各种音乐类型中寻找。舍弃了调性与节拍的作品,虽能自成一格,但这种舍弃的冲动与勇气,又或打破音乐类型框架的企图,也能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中觅得。与其以噪音取舍聆听对象,或许从“意念”与“手脚”的落差来看更有趣。

有些人想突破既有框架,但执行上并未达成目标、有些人在既有框架中发挥的淋漓尽致,无意间竟突破了框架。换句话说,我们必须接受音乐家的想法与行动无法百分百对应的事实。我认为,fish 的表演和作品带有这种错位和意外,为了让心目中的音乐更独特,他接受了许多偶然性,尽管释放出的噪音带有舞曲印记,非铁杆噪音迷或声音艺术爱好者的菜,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一种听不到的声音:音乐类型的框架正在倒塌。那种“啊,电子音乐的标签就要抓不住了”的溢出感,恐怕比早已溢出框架的赤裸噪音更可贵。

“新建筑倒塌”曾在1996年发表过一张名字颇堪玩味的专辑:Ending New(取自团名中的 Ende 和 Neu)。当噪音进入音乐史,在声音艺术的标签下自设框架、自成乐种,我们还能期待什么样的新声音呢?除了转向新媒体的表演和展览之外,重回唱片、重听类型音乐这些旧媒体、旧声音还是有帮助的。历史上,新东西多非有意创造、为新而新,真正的新,不是与旧区隔、被固定下来的东西,而是“将新未新”的暧昧时刻。同样的,若噪音是对音乐的否定,这个否定有一天也要用到自己身上。届时,噪音的定义就不能只是声波物理的不和谐或难预测,而是特定音乐类型“将瓦解未瓦解”的瞬间姿态。这就是 fish 电子噪音迷人的特质。

...查看更多 收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