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囊
2014年我第一次见《皮囊》这本书。
我对太过流行的出版品总是不屑一顾,不太放心,总害怕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廉价的、快速的、大量制造的事物上头。也许是矫情,也许是标新立异,也许是另一种盲目。总之,我没有再看一眼皮囊,也不想去了解。《皮囊》在中国大陆出版后狂销了200多万册。跟加剧了我的疑虑。直到2017年,台湾新经典文化出版的台版的《皮囊》,我因缘际会最终读了这本书。原来作者蔡崇达是福建海边长大的,媒体人出身,天才型的写作者。很年轻就担纲数本主流杂志的主编和重要职位。他写的这本《皮囊》在台湾也是狂销,两个月就四刷,读了皮囊才知道原来蔡崇达写的是他家乡的故事,写他的亲人,写从小玩在一起的朋友,写小镇里的传奇人物,用一种短篇小说的笔法,写真实存在的人。读完以后,我思考为什么《皮囊》能够这么畅销。当然我仍然对畅销的事物抱持的疑虑。然而我在《皮囊》里读到的这么一句话,非常触动我。这句话是在一篇提名《阿小和阿小》的文章,阿小是蔡崇达小镇上的邻人,不过从小在香港长大。多年后蔡崇达和阿小在香港半山见面。面对著璀璨的维多利亚港夜景,阿小对蔡崇达说:“你知道,我竟然觉得,那个我看不起的小镇才是我的家。”
30年来中国兴起全民皆商运动,迫使中国人离开自己的农村、渔村、山村、乡村到城市打工。他们在一波波的商业狂潮中乘风破浪,在这场全球最壮观的冲浪运动中,有的人冲上了几百米,有的人玩得非常起劲,有的人只是挣扎不灭顶,有更多的人已经成为水下亡魂,他们无一不把面目朝向物质,朝向更高更发达的未来、更响亮的名声,他们焦虑,他们渺小,他们志向伟大,他们苦闷,他们背离那些窘迫、落后、颓败的故乡,每个人都被那些物欲横流的、拜金的名利场的闪烁之光蒙蔽了眼睛,而《皮囊》写的故事划破了他们纸醉金迷的金帐,戳穿了他们的良心,抓住了每个人对老家、对自己的虚渺情感。那些被城市雾霾、被名利、被虚荣,遮蔽的内心。“你知道,我竟然觉得,那个我看不起的小镇才是我的家。”道出虚伪的、孤独的人们内心真正的声音。蔡崇达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小说家余华和苏童,像他们小说语言的直白。但仔细一捉摸又觉得蔡崇达的文字少了两位小说家的繁复意象,而更朴素,更清明。然后我又想起了野夫,野夫《写看不见的江湖》写家乡人、家乡事,为一个个他遇过的传奇乡人立传。蔡崇达也为自己的乡人画了一副副的画像。百年之后,也许未来的读者再读《皮囊》或是《写看不见的江湖》,会惊讶的发现原来100年前的中国小镇村人是这等模样。他们为一个时代、一个小镇的人立了列传。而蔡崇达不是野夫,他没有江湖气,少了义薄云天,却多了一份天真地对人事的惊异之情和天纵英才的幸运,而同样的,他的文字有一种悲天悯人之情。
...查看更多 收起这是没有提供歌词的歌曲